[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实践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年9月19日
    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实践
    来自吉林辽源的调查报告

      吉林辽源,坐落在东北腹地的一座小城。

      上世纪60年代,辽源不仅盛产煤炭,而且纺织业发达,百姓穿着时尚,“东北小上海”是它辉煌时代所获得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受煤炭资源枯竭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遭受重创,有着无数美誉的辽源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05年,辽源市被列为首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纺织业作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受到重视。同年,全国第一个由民营企业建设的袜业集中工业园区——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以下简称“东北袜园”)投资兴建,辽源由此迈出了由煤炭转型袜业的第一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南有诸暨,北有辽源”的袜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随着“中国袜子,辽源制造”声名鹊起,辽源因袜子织造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一行来到东北袜园,探寻辽源的转型之路。

      发挥传统优势

      采访的第一天,正值一个大晴天,太阳火热。进入东北袜园,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园区的另一种“火热”。

      当前正是袜子经销商来企业洽谈订货的旺季,各种车辆挤满了园区。《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坐落在袜园F区的棉情袜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几百台织袜机同时运转着,织袜、刺绣、烫画、定型……一派繁忙。从织袜机旁的成品篮里,公司经理王柏军顺手拿起了一双灰色长棉袜,并介绍说:“这是我们正在生产的德国订单,也是多年来我们直接出口的第一单。”在嘈杂的机器声中,王柏军提高嗓门说:“机器是24小时运转,工人三班倒。”同行的人民银行辽源市中支行长于勇的衬衫此时已经被汗水湿透,但他笑着对记者说:“实体经济发展好了,对银行也是支持。”

      在王柏军的办公室里,他谈起了自己的创业史。

      棉情袜业有限公司是2007年第一批入园的企业,王柏军也算得上是东北袜园的“元老”了。“说起东北袜园的发展,我是有发言权的。当时,东北袜园只有3栋小楼,就是现在的A区,园区没有水泥路,周围都是荒地和玉米地。”王柏军笑着说,“当时,我们的厂房只有450平方米,10台织袜机,人员全部加起来就10个人,其他入驻的三四十家企业也都和我们差不多。”

      当初,之所以在那片荒地上建起东北袜园,辽源市政府看重的是当地的纺织业优势。辽源纺织业历史悠久,在上世纪80年代,辽源第二针织厂就是东北三省最大的袜子专业生产厂,袜业产业基础深厚。无论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还是市场等方面,传统袜业都具备替代产业启动所需要的比较优势,在区域市场中是一片“蓝海”。

      在这片“蓝海”畅游十几年,王柏军的公司从当初的只有10台机器发展到今天的270台机器;厂房由450平方米扩建到现在的7000平方米;由销售、研发都靠王柏军一个人,到现在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和研发团队;年销量也是一路攀升,从几万元、十几万元、几百万元,到现在的几千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银行给我们不遗余力的资金支持,才使企业可以在每一次扩建的时候都能顺利平稳。”最让王柏军记忆深刻的是2013年,建设银行辽源分行针对袜企实际情况推出了联保模式贷款,最高额度达500万元。“过去我们最多也就贷100多万元,我们5家袜企联保,公司贷款300万元,购进了80台机器,扩建厂房500平方米,同年销售收入就增长了50%。”王柏军回忆,“和我们联保的其他企业当年销售收入都增长了50%。”从此,公司走上了迅速发展之路。2014年,王柏军又借贷300万元,购入双针机器32台,同时开拓义乌直销市场、天猫商城,年底销售额更是翻了一番。“借着这样的‘东风’,从2015年至今,我们每年得到银行1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贷款,这期间公司增加了隐形袜机、双针机器、烫画机、刺绣机,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销售量每年都有不低于30%的增量。”他说。

      依靠人才优势

      东北袜园运转初期,可以说是入驻企业的“黄金时代”,那时的企业不需要考虑花型,不需要考虑工艺,就是黑、白、灰3个品种,顾客不请自来,供不应求。王柏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那时我们只有一个长春的客户,这就够我们一年的产能了。往往是客户的车在厂门口等着,生产一箱就马上拉走了,有时甚至是半箱就拉走。”像王柏军这样的“元老”很快就收获了“第一桶金”。

      随着东北袜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几年后,企业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开始出现,园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转型才有生机,园区2009年推出了大学生创业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零投资创业服务,设立“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机制。

      大学生创业计划不断吸引着众多大学生追梦而来,目前,已有全国181所高校的3000多名大学生在园区创业就业,园区的429户制造企业中,有138户是大学生创办的。

      邢力鹏就是这众多大学生中的一员。5年前,他来到园区创业,如今已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我当时就是看到了电商的巨大商机,用微信小店做的电商。”邢力鹏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开始每次只是1000元、2000元的小批量进货,慢慢地做起了批发。”

      东北袜园副总经理张青山介绍,像邢力鹏这样入驻园区的企业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型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有效抵押资产少,很难符合贷款要求,融资难是他们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辽源农商银行与东北袜园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为园区内小微企业发放担保贷款,目前已累计发放担保贷款81笔,金额达1.23亿元。

      邢力鹏就是担保贷款的受益者之一。在2017年,他获得了辽源农商银行30万元无抵押纯信用贷款,销售业绩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当年销售额从上一年的300万元一下翻番到了860万元,在2017年“双十一”当天实现了单日销售额36万元。

      在金融机构和园区的支持下,邢力鹏从昔日一个人的小小淘宝店,做到今天占地1600平方米、拥有设计团队的星南袜业公司。“这些大学生已经扎根在园区,是未来园区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知识、有眼界,正是因为有他们,园区的电商、淘宝店才迅速发展起来。”张青山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大学生的到来也推动了企业“一厂一品”建设,提升了园区袜业的竞争力。

      在星南袜业公司展厅,各种潮袜令人眼花缭乱,大家第一次见识了一双小小的袜子可以这么丰富多彩。墙板上挂着的一种棉底丝袜尤其吸引人的眼球,据说这是星南袜业这两年的网红产品。

      “虽然不参与袜子生产过程,但我们对生产有严格的要求,将‘只为做好一双袜子’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生产销售当中。”邢力鹏指着展品说。

      这几天,邢力鹏正在和中行辽源分行对接,准备贷款200万元,做今年“双十一”的备货及原材料的资金准备。

      打造竞争优势

      从大学生创业计划到电商平台的打造,再到推出“千牌计划”,东北袜园发展的每一步,都融入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探索和深度实践。

      2005年8月东北袜园建园之初,吉林银行辽源分行就与园区建立了信贷关系。当时吉林银行辽源分行领导带队到苏州工业园考察,发现厂房出租项目可以借鉴,回来后他们根据辽源袜业的特点,提出了工业地产项目。在园区成立的15年里,吉林银行辽源分行累计为东北袜园投放贷款10亿元。

      2013年4月,建行吉林省分行和建行辽源市分行结合辽源当地产业集群特色及小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研发推出了“袜业贷”新产品。产品是针对入驻园区内的袜企、配套生产企业及原材料经销商,以企业库存原材料、产成品抵押,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园区内企业因没有有效担保无法获得贷款的问题。建行后续又推出了“助保贷”业务、大数据产品“小微快贷”等特色产品,邢力鹏的星南袜业现在就在使用着该行的“小微快贷”。

      “我们金融机构拾遗补缺,谁家的产品能够配上就配,就是全力以赴地在央行的带领下,支持东北袜业的发展。”吉林银行辽源分行副行长刘晓东说。对此,张青山深有感触。张青山回忆,园区在2016年10月发行了总额度10亿元的国内首个民营企业项目收益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完成发行。在企业心急如焚之时,辽源农商银行与其股东九台农商银行雪中送炭,分别购买了两亿元债券。4亿元资金的快速注入,为园区化解了资金危机,确保了园区近几年的正常发展。

      眼下,结合袜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园区正在打造信息化互动平台和企业运营驾驶舱,实现由内至外的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竞争力。为此,当地建行和农行机构组成的近2.48亿元银团贷款正在准备中。

      伴随着金融“活水”的不断注入,园区由成立之初只有40多家袜业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到现在各类入园企业1210家,目前已形成集原料加工、装备、包装、物流、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打造了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规模的纺织袜业产业集群。

      东北袜园从零散经营到集群发展,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从单一线下销售到线上线下联动,以传统产业升级为替代产业,作为辽源市探索实践的一个成功案例,演绎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这条转型探索的道路上,始终有着金融“血脉”的滋养。

    责任编辑:杨喜亭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