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体现中央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的几项主要预期目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等。这些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我们有物质条件、有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来实现这些预期目标,保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当淡化极力追求GDP增长目标,下定高质量发展的顽强决心。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今年经济任务时,只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而他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表明,政府对实现今年这一增长目标表现出比去年更加淡静的态度,表达出淡化过份追求GDP增长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事实上,通过艰苦努力,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去年增长6.9%、过去5年年均增长7.1%的良好成绩。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世界上许多经济体没有的韧性,对于中国经济今后保持中速增长我们有充足的信心,但我们更加追求的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当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对于破解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政策和举措的实施,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发展成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工夫。“破”,就是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立”,就是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降”,就是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当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锻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求政府配套制度创新,大力简政减税减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了若干举措,例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放管服”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系统工程和长期战役。各地方、各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锐意进取、持续努力,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奋力书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